自2013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推动PPP模式以来,我国PPP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政府预算外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使用比例最高的投融资工具。华宇国信专家表示,当前PPP模式已成为整合社会资源、盘活社会存量资本、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但与此同时,我国PPP模式的发展仍面临顶层设计不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难以落实到位、中介组织服务水平有限,以及税收、土地等法律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近一年来,随着PPP的发展诉求及监管部门的重视,规范PPP发展的思路渐渐清晰。华宇国信专家表示,2018年是PPP模式规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年。预计2018年PPP市场中政府付费情况将减少,更多的注意力将集中到绩效评价上。
华宇国信顶层设计推动PPP规范发展提质增效
回望过去,在我国推广PPP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如拉长版BT、明股实债、保底回报、重建设轻运营、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力评估作假等。近年来,随着中央部委整改文件的连续出台,PPP规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用PPP模式来帮助减少地方债、提高效率等“初心”渐渐回归。
2017年PPP政策已经有保有压,进入从严管理、规范发展阶段。2018年在规范发展PPP的过程中,多地地方政府行动起来,调研摸底PPP项目,开展专项督查。华宇国信专家认为,PPP发展将全面迈入重质时代,回归PPP本源。
在此背景下,华宇国信所属政信金融服务集团联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专注于中国PPP创新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PPP蓝皮书》。研究报告表明,PPP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政策法律层面的顶层设计将会加速推进,增加透明度。而华宇国信所属政信金融服务集团从实践方面出发,顺应PPP模式规范和创新发展,从顶层设计方面推动社会资本规范参与PPP。
华宇国信专家认为,规范发展PPP对各方有利,需要加大PPP模式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其持续性、规范性与可执行性,尤其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在抓紧推进PPP立法的同时,要秉承物有所值原则,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加强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的监测。同时鼓励支持规范运作的PPP项目。
据悉,为加强行业指导,华宇国信所属政信金融服务集团与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未来将启动中国政信指数研究、中国PPP行业和项目的绩效研究,为PPP各方参与人员提供切实可循的指导。
减少项目风险华宇国信打造PPP标准化操作流程
由于PPP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当前企业方项目人员和政府方对接人员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地方政府、部门多将其视为投融资渠道。社会资本则想尽快回收资本、技术。因此,除了加强PPP顶层设计,还需要通过制度来约束PPP各方行为,将PPP操作流程标准化,从而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华宇国信专家表示,在财政部等部委对PPP进行规范化后,PPP项目总体数量会下降,同时项目的质量、现金流以及内在的经营性、公益性都会有所改善,新入库项目的标准和可投资性也会随之提升。未来PPP操作将更加合法合规,更加透明,也更加标准化。
在中国PPP进入创新驱动、规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PPP蓝皮书》聚焦PPP投资政策和实务,针对PPP推广过程中的金融服务、产业导入、运营管理和咨询服务、风险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据了解,PPP项目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风险的核心是法律风险,包括PPP项目推动过程是否合法,PPP项目管理设置是否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制定标准化的流程,才能减少PPP项目风险。而《中国PPP蓝皮书》凝聚PPP项目一线参与者的经验与智慧,聚焦PPP投资政策与实务,是PPP行业工作者的必备书籍。华宇国信所属政信金融服务集团作为行业龙头,通过与高校智库合作、举办PPP行业大型论坛等方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PPP全产业链服务,推动PPP从业人员合法、合规地开展工作,引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下一篇: 多省出台新一轮政策促PPP规范发展
企业动态
行业资讯
投资论坛